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十大亮点解析

发布时间: 09/10 09:10 编辑: 作者 来源: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3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批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9-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同时废止。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是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标准规范之一,原国家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规范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进行全面修订。本次修订全面提升了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水平,同时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及先进性;增加了对养分设计细节的标准化规定,提高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新版规范有哪些亮点?机电天下以下逐一为您解析。

亮点一

实现建筑节能专业领域的全覆盖。新规范专业领域涵盖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可再生能源应用,实现了建筑节能专业领域的全覆盖。

亮点二

建立了典型公共建筑模型及数据库。新规范建立了涵盖八种主要公共建筑类型及系统形式的典型公共建筑模型及数据库,为节能指标的分析计算提供了基础。

亮点三

以动态基准评价法衡量标准的节能量提升。新规范以2005版的节能水平为基准,结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分布情况,明确了本次修订后我国公共建筑整体节能量的提升水平。这种基于动态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也符合目前国际习惯做法。

亮点四

采用SIR优选法确定了本次修订的节能目标。"收益投资比(Saving to Investment Ratio)组合优化筛选法"(简称"SIR优选法")是基于单项节能措施的优劣排序,构建最优建筑节能方案的系统性分析方法。本次修订首次采用SIR优选法对节能目标进行了计算和分解,提高了指标的科学性。

亮点五

全面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强制性指标要求。和2005年版标准相比,由于围护结构性能提升,供暖、通风及空调能耗将降低4%-6%。对温和地区,增加了围护结构的限值要求。此外,本次修订补充了窗墙面积比大于0.7情况下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减少了因窗墙比超限而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情况。

亮点六

全面提升冷源设备及系统的能效强制性要求且分气候区进行规定。和2005年版标准相比,由于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等用能设备能效的提升,可带来14%-19%的节能量。新规范首次分气候区规定了冷源设备及系统的能效限值,增强了标准的地区适应性,提高了节能设计的可操作性。

亮点七

改进冷水机组IPLV计算公式。为更好反映我国冷水机组的实际使用条件,在大量调查和数据分析基础上,新规范对冷水机组IPLV公式进行了更新。

亮点八

增加建筑分类规定,建筑节能抓大放小。新规范将建筑分为甲、乙两类,简化乙类建筑的设计程序,提高可操作性。

亮点九

完善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相关规定。新规范明确以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之和作为判断标准并给出简化计算方法;完善了权衡计算所需基础参数,统一了输入输出参数格式,明确了权衡计算软件的功能要求。增设了权衡判断的"门槛"即规定了各项参数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保证了使用权衡判断的建筑,其热工设计也不会存在太差的"短板"。

亮点十

采用太阳得热系数(SHGC)替代遮阳系数(SC)。与国际接轨,引入太阳得热系数(SHGC)作为透光围护结构的性能参数,并给出了SHGC的限值,替代遮阳系数(SC)。"太阳得热系数"和"遮阳系数"两个物理量存在线性换算关系,在使用标准时应予以注意。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