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 07/07 07:07 编辑: 作者 来源: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摘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五兴能源集团秦皇岛五兴房地产有限公司主编,11个单位参编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日前被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于5月1日起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部《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基本规定,热工设计,采暖、制冷和房屋总一次能源计算,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关键材料和产品性能,施工、测试、认定及运行管理以及附录和条文说明等。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大幅度降低居住建筑的采暖和制冷能耗以及建筑物的总能耗、显著改善居住建筑的室内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而编制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技术支持单位为德国能源署,其编制得到了被动房发明人瑞典的BoAdamson教授的指导。


该标准是世界范围内继瑞典《被动房低能耗住宅规范》后的第二个有关被动房的标准,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被动式建筑的发展趋于规范化、标准化,标志着我国被动房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本期为您带来该标准的深入解读。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3(J)/T177—2015

实施时间: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编制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适用范围: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1.重点指标解析


“基本规定”明确了被动式房屋的各项指标,阐述了被动房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对被动式房屋的室内环境、气密性、能耗和负荷、一次能源需求、通风系统、照明和遮阳、防火等做出了严格要求,并指出了基本做法。


“热工设计”中将外围护结构分为“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和“透明围护结构”,在其中分别对外墙、屋面、地面或非采暖地下室顶板、隔墙、楼板及外门窗的玻璃部分和窗框材料的传热系数做出了明确限定;对女儿墙、外门窗、地下室顶板保温层、管道穿外墙等处的关键节点给出了做法要求。


“采暖、制冷和房屋总一次能源计算”中明确了河北省主要城市采暖需求与制冷需求计算的起止日期,并给出了详细的建筑能耗、空调负荷及一次能源需求的计算方法。这也为《标准》对被动式房屋的建筑能耗、空调负荷及一次能源需求的限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材料和产品性能”列出了各种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被动房中采用了诸多保温、隔热和气密性材料,为实现超低的能耗指标,被动房对这些材料具有严格的性能规定。


“施工、测试、工程认定及运行管理”,在《标准》的最后一章中对被动房的施工中应注意的复杂节点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被动房的主要测试项——气密性测试的抽样方法和测试步骤;对被动房的工程认定和运行管理提出了要求。


2.与普通节能标准相比有四点不同


1、节能目标与措施同时限定,明确限制建筑总一次能源消耗和各分项能耗。

2、明确了建筑能耗、空调负荷、能耗需求的计算方法。

3、对新风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新风系统的热回收效率、系统运行模式做出规定。

4、对设计、施工、测试、运行管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3.我国超低能耗标准体系的发展


“三步节能”战略

在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能耗的基础上,1986年实施节能30%;2000年实现50%节能;从2005年起,北京等发达地区开始推行65%的第三步节能,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1/3以上要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标准。到2020年,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目前,我国对于“三步节能”以后的规划尚未足够的统一认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由中共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177-2015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我国首部被动房标准,也是世界范围内继瑞典《被动房低能耗住宅规范》后的第二个有关被动房的标准。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4.结束语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被动式建筑的发展区域规范化、标准化,标志着我国被动房发展过程中心得里程碑。同时,借鉴欧洲国家的经验,通过试点示范,尽管建立起我国的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体系非常必要,但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我国不同气候区的特点,做适应性的调整,不能完全照搬欧洲的经验和数据。

(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