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 正文  
中国建筑遮阳设计“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 04/11 04:11 编辑: 作者 来源: 来源 阅读: 24 次 

分享到:
更多

目之所及,国内几乎所有新建的大型地标性建筑都以其独特的结构造型与光鲜的外立面设计让人过目不忘。而基本上所有建筑用以改变、美化建筑外立面的首选措施,就是加入整体的遮阳设计和启用一定规模的遮阳构件。遮阳在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建筑实例基础。然而,相对于如此之多的遮阳案例,国内关于建筑遮阳设计的论著却显得异常稀少,经典遮阳工程对于整个行业及相关理论的影响仅局限于案例本身,同时国内也没有任何一家建筑设计单位、科研机构或者企业,有建筑遮阳设计师这一职称设置。那么当下众多的遮阳工程究竟是如何设计施工的?建筑遮阳设计到底包含哪些内容?中国建筑遮阳设计的发展,为何就停滞在了这“最后一公里”之上?带着这些困惑,记者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电话采访了几家企业的负责人。

遮阳企业:引介与施工 

作为遮阳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遮阳企业无疑成为遮阳设计最佳也是最直接的诠释者。 

记者通过对上海雅丽特、吉鹰、风景线、创明、名成等国内知名遮阳企业技术部门的电话采访得知,绝大部分遮阳工程都是由遮阳企业配合建筑设计研究单位或幕墙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引介推荐各种形式的遮阳构件,由客户决定选用哪种产品后全程参与监督施工完成的。 

要保障外遮阳能够承受风霜雨雪、建筑沉浮及腐蚀等各种考验,需要设计人员对基材的力学强度、表面质量以及遮阳构件的技术参数、质量标准、尺寸精度、安装方式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熟悉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精度、节点预留及数据验算等总体控制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彼此契合协调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相比国内的设计及施工,国际知名遮阳企业如亨特道格拉斯与望瑞门等则是直接将其积累几十年的国际遮阳市场资源带入中国,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最高品质及性能的遮阳产品及智能控制系统。

总之,遮阳企业中雄厚的设计力量是基于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对产品深刻的了解,目的就是实现客户的需求。从行业推广的角度上看,单靠企业的设计引介,则略显被动。

幕墙遮阳部:严谨而专一

动辄以天文数字计价的幕墙工程对与其配套的遮阳系统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技术与质量要求。由于施工地域限制,在遮阳企业的异地代理商无法达到幕墙公司要求的时候,能够与幕墙工程完美结合的遮阳部便应运而生。

记者在对德国旭格、沈阳远大等幕墙公司遮阳部的电话采访中发现,大型幕墙公司的遮阳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建筑外立面设计资源,因此技术力量极为雄厚,相关遮阳设计也大都在建筑设计之初便作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入到整个工程设计当中。遮阳系统在施工安装的过程当中与幕墙施工时时沟通,一丝不苟,达到完美配合,整体项目全部完成后,经实践证明,效果要远好于外包。遮阳企业做遮阳工程是为了盈利,而遮阳部做遮阳工程则是为了跟幕墙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但遮阳部作为幕墙公司的配套部门,仅为大型建筑的幕墙工程提供遮阳设计及标准化遮阳产品的推荐服务。面对极具发展潜力的民用建筑遮阳系统及既有建筑遮阳节能改造的大好市场前景,它在力度和灵活度上,则略显不足。

建筑设计单位:遮阳认知的匮乏

能在建筑立面上熟练应用遮阳元素的设计师们,可谓中国建筑遮阳设计力量的最高层。遗憾的是,在中国各大建筑设计研究单位及相关科研机构当中却鲜见他们的身影。

记者在对中国建研院、华东院、上海建科院、同济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话采访中发现,在国内庞大的建筑设计师队伍中缺少专门针对建筑遮阳方面的研究设计人才,在国内建筑设计领域中普遍缺少对遮阳措施的重要性认识,对遮阳构件的了解也非常匮乏,很少在设计中主动采取遮阳手段,许多新建建筑仅仅局限于从立面上对国外优秀案例进行简单模仿,而不了解其原理及适应范围,更缺少创新的遮阳手段。大多数设计师将遮阳仅仅当作一种建筑装饰的附加配套设施,目的是为了标榜该建筑的造价及档次,过于注重表现遮阳的符号性,没有认识到遮阳节能的深层意义。

遮阳的目的是增加或衰减、拒绝或诱导、转化或贮存建筑表皮的外部气候资源太阳能、光、自然风等,为建筑内部空间提供良好的气候环境。但由于没有良好的产业支撑,学术界对遮阳节能有效性也没有很丰厚的理论基础。中国建筑遮阳设计力量的最高层,可能对遮阳并不十分了解。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