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门窗占外围护面积不到30%能耗却达50%,你得用上好的节能门窗

发布时间: 10/12 10:12 编辑: 刘子悦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对于住宅建筑而言,门窗的面积占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的30%左右,是冷风渗透主要通道,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外围护结构热损失的50%,改善门窗绝热性能,对实现建筑节能十分关键。


     首先,要减少玻璃因热传导和热辐射产生的热损失,增加密玻璃层数,在内外玻璃之间形成密闭空气层,可大大改善窗户保温性能。双层窗的传热系数比单层窗降低一半,三层窗的传热系数比双层窗又降低1/3,亩上加贴透明聚酪膜,也很有效。在寒冷地区扩大推广双层窗或双玻窗,严寒地区根据气候条件可采用三层窗或三玻窗,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中空玻璃等。


     随着强度高的钢塑窗、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日益发展,原有的建筑钢窗可以完全被取代,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型门窗框型材,重点发展塑钢门窗。塑钢门窗,具有优良的保温节能性,经测试,其导热系数仅为铝材的1/1250,为钢材的1/357,还有良好的隔音性、耐候性、耐腐蚀性、防火性,被建设部列为节能型小康住宅重点推广产品。


    除了提高门窗制作质量外,也要提高门宙的气密性,避免在门窗空隙问阅热对流造成的热损失,要选择门窗的合理开启方式,减少空隙,加设密封条提高门窗气密性,密封条应弹性良好,镶嵌牢固严密,经久耐用,可以根据不问门窗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门窗密封条,塑料条或橡塑结合密封条,其形状可以为条状、刷状或片状,固定方法可以粘贴、挤紧或钉结。过去采用空腹薄木板户门,现在多填充以聚苯板或岩棉板,并与防火,防盗相结合。在门窗上方合理设置雨篷和遮阳,遮挡门窗部位的太阳辐射热,达到遮阳隔热的目的。


    其次,注意对住宅外门和阳台门的保温处理。屋顶的保温根据屋顶的形式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北方平屋顶多采用加气混凝土保温,厚度增加为50~100mm:有的加气混凝土块架空设置,有的用水泥珍珠岩,浮石砂保温;有的则在架空混凝土薄板下设袋装膨胀珍珠岩,保温效果更好。尖顶屋面便于设置保温层,可以在坡顶内铺钉玻璃棉毡或岩棉毡,也可以在大棚上铺设绝热材料。当然,在选屋顶保温材料时,应选用轻质、高效、方便施工的材料,如现在常选的聚苯乙烯泡沫板。


      保温层在屋顶小的位置有两种:是保温层位于防水层之下,保温材料可采用发泡式聚苯乙烯板,发泡式聚苯乙烯板导热系数和吸水率均较小,且价格便宜,但密度小屈度低,不能经受自然界各种因素的长期作用,宜位十屋顶防水层的下面;二是橡塑保温层位于防水层之上,又叫倒置式保温屋顶,保温材料可采用挤塑式聚苯乙烯板,而挤塑式聚苯乙烯板具有良好的低吸水性、低导热系数、高抗压性和抗老化性,其优越的保温性,具有明显有效的节约能源作用,是符合环保节能的新型保温材料。住宅屋顶的隔热方式在我国有架空隔热层、种植隔热层、发射隔热层等,在我国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屋顶既需要设置保温层又需设置隔热层。

      总之,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较大,住宅节能不能采用统一的技术,过去住宅节能工作主要在北方地区进行,巳形成了一套适合北方采暖地区的节能技术,但它并不适合其他地区。由于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物理环境的现状及能耗状况的不理想,使得我们必须研制出一套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节能技术,而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好坏则是住宅节能技术是否理想的关键。尤其是外门窗节能技术则更显得非常重要。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