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智能遮阳从公共建筑走向家庭

发布时间: 03/31 03:31 编辑: 刘子悦 来源: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埃这样描述:"建筑的历史就是为光线而斗争的历史,就是为窗子而斗争的历史"。在广大的购房者为自己争得了充沛的阳光和良好的视野时,随着国内居民消费力的提高以及建筑节能的潮流日渐成趋势,智能遮阳这个新的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它将从大型公共建筑逐步走向家庭。据了解,汇景新城、凤凰城、丽江花园、汇美景台、顺德碧桂园等高档项目盘已经开始为住宅大量安装智能遮阳系统。
      近年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采光和室外景观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大面积窗户使用得越来越广泛。据统计,西安市新建楼盘中,玻璃的采光面从原来的40%增加到80%,建筑师都钟情于晶莹剔透的建筑,各种各样的玻璃开始在楼盘中使用。但是,在玻璃建筑亮丽的外表下面,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温室效应、高能耗、太阳辐射……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绿色、安全等方面的追求,这使国内智能遮阳系统能正从大型公共建筑走向家居。
       目前,在政府对建筑节能、环保的大力推广下,智能遮阳将成为智能家居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走入家庭。智能遮阳已经显示出进入住宅的迹象,特别是豪宅、别墅楼盘,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条件。而这些公司新开的高档项目中,也开始采用遮阳系统。
      首先,建筑师,设计师在住宅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采光及遮阳系统的整体规划,做到了设计先行,这是最理想遮阳设计概念,与先前的亡羊补牢式遮阳理念完全不同。先前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建筑和装饰领域,认为遮阳只占整个大楼建筑装饰中极小的一部分,所以容易将遮阳视作次要部分,忽视它的重要性。

      其次,在政府大力推行节能、环保的政策指导下,环保、节能将深入人心,成为引导人们消费的趋势。消费者在房屋装修中对于窗饰的选择,不再仅仅停留在遮挡这一单项功能上。节能、透光、通风、方便、舒适等方面是他们选择窗饰的新视角。


       再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恐惧对于智能遮阳系统的价格。1000~2000元人民币/每窗,大多数的消费者有能力承受这个价位的窗饰。经调查,从经久耐用,减少疾病发生率等长远目标来看,许多消费者认为这种装修投资还是合算的。他们认为遮阳从经济角度和人性化角度获得的收益是无法用投入的资金来衡量的。
        最后,诺达遮阳注重智能遮阳市场培育和推广,不断完善网络建设。根据消费者的不同要求,不断创新,设计出各种不同风格和功能的智能遮阳系列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让智能遮阳深入人心。
       对于汇景新城、凤凰城、丽江花园、汇美景台、顺德碧桂园等已开始采用智能遮阳系统的楼盘用户来说,他们体会到了智能遮阳带来的高品质生活。用户们认为智能遮阳对建筑的使用至关重要,它不但能节约能量消耗,而且能提供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甚至降低疾病发生率等。并且能与所有的智能家居相连接,打造真正的"高效能绿色智能家居建筑",来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与家居期望,让使用者更舒适。
       据悉,欧美等发达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遮阳企业,瑞士、德国的遮阳企业有的已经拥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很多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玻璃成为了公用建筑常用的材料之后,为了节能的需要,有人开始注意到遮阳的重要性,2000年之后,国内也开始有了少量的专业遮阳企业,智能遮阳主要用于各类具有大面积玻璃结构的大型公共建筑中,酒店、写字楼、机场成为智能遮阳的集结地。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