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专家详解装配式建筑之“误”与“解”

发布时间: 03/17 03:17 编辑: 刘子悦 来源: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在各地“高歌猛进”布局装配式建筑的同时,仍存在投入成本高、社会认知低、发展掣肘多、市场秩序乱等问题,制约着行业发展。本篇,为您详解装配式建筑之“误”与“解”。


█ 高成本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或推广的因素

其实,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非近几年才启动,1999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上海作为全国较早推进装配式住宅试点的城市之一,第一个项目建设早在2006年就启动了。只不过,装配式建筑高成本对应小市场,市场积极性不高,发展的脚步也就迟缓了。

理论上,在没有任何外部因素的情况下,建造一幢房子所需的材料是相对固定的,仅以材料成本来比较,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来建造房子,成本也应是比较接近的。事实上,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却比传统方式建造房子要高得多。据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测算,目前,上海的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每平方米的增量成本350元至550元不等,而且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体积或价值占全部构件体积或价值之比)越高,成本也会更高。

█ 装配式建筑的为何高成本

一是工艺成本。装配式建筑技术难度更高,初期的研发投入,以及预制构件生产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投入,都比较大,转嫁到构件成本上也就更高,除非装配式建筑的体量足够大,使得构件产量达到较大规模,才能摊薄成本;

二是物流成本。只有从工厂到施工地点的距离在100公里左右,物流成本才相对合适,若工厂离得太远就不划算了。此外,从整条产业链来看,装配式建筑从规划、设计、生产、运输到施工,各个环节的衔接尚不是很顺畅,也平添了不少成本。

“近几年,为了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上海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不少政策来引导和扶持。”据介绍,目前的扶持政策主要是建筑面积奖励,对自愿建设装配式建筑的住宅项目,给予预制外墙或叠合外墙预制部分不计入建筑面积的鼓励政策(不超过地面以上计容建筑面积的3%)。不仅如此,还有更加直接的建筑节能专项扶持资金补贴,对于符合要求的装配式住宅项目,预制装配率达到15%以上,每平方米补贴60元人民币,预制装配率达到25%以上,每平方米补贴100元。对于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若达到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或高标准建筑节能示范项目标准要求的,还会被优先纳入建筑节能专项扶持资金补贴范围,等等。

█ 专家解读:高成本多为误区

就国内来讲,成本比较普遍存在误区,往往将装配式住宅的所有成本与传统建筑的结构成本直接对比。

这样的对比是不科学的,因为采用预制件的装配式住宅的建造速度相对较快;相对于工地现场手工作业,工业化制造方式能更好地保证质量,为后期装修节省资源和时间。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在于批量生产和组装,在大面积应用中优势更明显。

此外,因为工业化生产,装配式住宅的工地现场的湿作业、噪音、粉尘显著减少,环境效应也不可估量。

所以,装配式住宅的成本要根据具体项目综合测算,不能一概而论。

█ 综合施策应对转型隐忧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各地“高歌猛进”布局装配式建筑的同时,仍存在投入成本高、社会认知低、发展掣肘多、市场秩序乱等问题,制约着行业发展。

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建筑业转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亟须统筹规划发展,助力这一新兴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一是厘清社会认识,提高公众认可程度。在社会认知层面,建议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二是进一步完善住宅产业化的标准制定、检查验收、优惠鼓励等方面政策。唐芬、刘海群等业内人士认为,利用工业化的方式建造装配式建筑,重要的是要打造标准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只有标准体系建好后,才能具备快速复制的条件。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住宅产业化项目质量验收标准和部品部件检验标准,进一步落实鼓励政策,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以规模化经济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解决交叉监管、监管盲点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建筑业产业化转型使工厂成为施工现场的一部分,需对传统的监管模式和工作方法进行突破和延伸。康庄表示,目前行业现行管理体系涉及多个部门且“泾渭分明”,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需避免“九龙治水”的问题。建议探索建立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监管体系,对建筑产品进行“一条龙”监管。

四是做好统筹规划,防止一哄而上,形成新的产能过剩。“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有的企业盲目跟风,出现了混淆概念、产能过剩、行业良莠不齐无序竞争的苗头。”唐芬建议,各地政府要合理规划、通盘考虑,“千万不要把住宅产业化做成第二个光伏产业。”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与资金实力,在某一细分领域围绕产品深耕细作,而不是都去建大型工厂,投入到大而全的全产业链生产中。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