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积极推动建筑遮阳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 12/19 12:19 编辑: 作者 来源: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一、建筑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属发展中国家,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我国以占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储量、2%的天然气储量,推动占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任务异常艰巨。目前,全国的建筑能耗已占到总能耗的28%左右,既有城乡建筑面积约500亿平方米,到2020年,我国将会新增各类建筑大约300亿平方米,建筑业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按照目前的节能水平推算,全国总建筑能耗还会不断增加,建筑节能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实现到2020年建筑节能节约3.5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显著。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重、压力大,必须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措施切实到位。除大力推进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工程建设、供热体制机制改革、采暖制冷系统改造外,还应积极推广建筑遮阳的实际应用,以适应我国不同气候、不同生活习惯和不同经济承受能力地区建筑节能的需要。

  二、遮阳技术是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节能降耗是个系统工程,是各方面节能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要使建筑达到标准规范要求的节能指标,必须各种节能措施综合并用。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遮阳技术以其耗能低、效果好、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特点,成为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建筑遮阳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欧洲一些国家普遍采用建筑遮阳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欧洲遮阳组织2005年的《欧盟25国遮阳系统节能及CO2减排》研究报告表明:在欧洲采用建筑遮阳的建筑,总体平均可以节约空调用能约25%,节约采暖用能约10%。因此,建筑遮阳可作为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建筑遮阳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建筑遮阳以其工程造价较低、节能效果明显、施工安装简单的优势在建筑节能中稳步发展。2005年,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布实施后,遮阳产品在公共建筑中得到快速推广应用,并带动住宅建筑遮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应用建筑外遮阳产品约为1000万平方米(折合遮阳建筑面积约4500万平方米),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应用较多,主要产品品种为百叶窗、卷帘、遮阳蓬等。据初步估算,公共建筑遮阳面积约占总遮阳面积60%,住宅约占40%。

  三、法规和标准推动了遮阳技术和产品的发展

  近几年,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国家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包括《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有力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工程建设的技术基础,已经颁布实施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材料、检测等5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一些重要的标准规范的适时修订也列入议事日程。其中,对建筑遮阳有明确规定的标准主要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76-2009)等。一些地方也对建筑遮阳提出了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2005年第50号令《关于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为了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确要求新的建筑物必须采用建筑节能措施和使用遮阳产品。

  为进一步促进建筑遮阳技术和产品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解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对建筑遮阳的规定条款过于笼统的状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建筑遮阳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针对建筑遮阳措施和构件材料的物理、寿命周期、功能特性等没有具体技术要求的现状,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18项建筑遮阳产品标准的制订。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必将会促进建筑遮阳技术和产品的发展。

  四、共同努力,推动建筑遮阳产业健康发展

  建筑遮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但是,当前我国建筑遮阳实际应用仍然太少,发展速度过慢、产业未形成规模生产、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弱、产品推广应用成本高等问题,需要有关各方共同研究解决,努力推动建筑遮阳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搞好原创性技术研究。企业在技术开发上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安全可靠、耐久性好、价格适中的遮阳产品,实现规模生产,满足建筑节能需要;同时还要积极跟踪世界最新前沿遮阳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朝着自主创新发展的方向迈进。

  二是搞好标准工作的研究和制订。我国建筑遮阳领域标准还处在发展和待完善阶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研究遮阳产品推广的有效政策,推动行业的健康成长。

  三是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对于外遮阳的产品无论设计还是安装,必须把遮阳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必须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必须消除安全隐患。

  四是要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坚持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为用户提供符合标准的合格遮阳产品,打造建筑遮阳名牌产品,提升企业形象,接受社会的监督。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