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智能遮阳助力建筑节能

发布时间: 12/13 12:13 编辑: 作者 来源: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凛冽的冬日,在没有暖气的南方,人们愈加需要晴日的温暖。近日,有业  内专家表示,冬日采光保暖,夏日遮阳隔热的智能遮阳系统即将成为节能建筑的必备品。

        建筑遮阳 节能之重

        今年初出台的《绿色建筑节能方案》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将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特点,完成5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节能改造。

       “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是对外围护结构进行隔热保温,除采用适当的外墙屋面的保温措施外,门窗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和重点。

根据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经过测量,采取可调节的外遮阳措施,如果夏季白天开启外遮阳达6小时,可大幅度降低夏季太阳能辐射得热,从而减少15%以上制冷能耗。同样,冬季夜晚开启外遮阳,可降低整体传热系数,大幅提高采暖节能率。

         曾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普遍采取的室内遮阳是一种无效遮阳方式,紫外线通过玻璃射到遮阳帘上,又使遮阳帘成了一个热源,实际上没有起到隔热作用。而外遮阳帘能在第一时间阻挡热量、紫外线等强烈光线于室外,隔热节能效果与在窗户玻璃里面安装窗帘的效果截然不同。

  

        智能遮阳 科技趋势

        近年,智能遮阳系统主要应用于博物馆、会议厅等公共高档场所,但随着人们对环保、绿色、安全的追求,以及高效的建筑遮阳设施的涌现,智能遮阳系统已从大型公共建筑逐步走向家庭。

         据了解,在欧美地区,智能遮阳作为节能解决方案已有多年的历史。而在国内,智能遮阳产品的应用则相对要晚一些,还处于学习国外技术的阶段。素有漂浮的地平线、躺着的摩天楼之称的深圳万科中心其外遮阳完全采用德国技术,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表面使用特殊复合材料,既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能负荷及风力冲击,又不会阻挡窗外的海景及山景。

         外遮阳能有效减少建筑得热,但是由于其直接暴露在室外,不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积灰、不易清洗,还要考虑风、雨带来的腐蚀作用。目前,国内智能遮阳解决了这一难题。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的智能型中置百叶主动式遮阳系统利用专利型维修节点型材和通用型材相结合的设计,使其快速达到维修目的,并且能保持遮阳层清洁。

         此外,通过前期设计,外遮阳可将遮阳层置于两个建筑表皮层之间,使双层玻璃间形成的空气层与可调节遮阳层共同作用,满足建筑的遮阳、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要求。在双层皮结构中,遮阳体被外层的玻璃保护起来,避免风雨的侵蚀。

         随着外遮阳使用的日益增多,江苏省无锡市率先将建筑外遮阳工程技术规程作为新建工程的强制性标准。该标准指出,施工图审查时须严格把关,凡是住宅建筑一定要有建筑外遮阳措施内容说明;公共建筑可以选用玻璃自遮阳和其他遮阳设施;在设计图纸上一定要有外遮阳选用方式,并用详图体现,对达不到设计深度要求的将不予审查通过。

         当下外遮阳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除了满足日常遮阳、防雨透气、抗风耐用、高效节能等需求,新型的外遮阳系统还具备了安全防卫和美化城市的功能,未来还将发展防火耐热等复合型遮阳系统。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