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建筑企业倒闭的十大原因—遮阳协会推荐文章

发布时间: 09/09 09:09 编辑: 王兴隆 来源: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1、过度自信、多元化管理失控

迅速进入与主业不相关的陌生产业领域,实施盲目的多元化战略,这些企业很快就会陷入转型发展的困境。拥有150年历史的德国老牌国际工程公司——菲利普Ÿ霍尔兹曼曾留下了建造德国国会大厦的辉煌,上世纪90年代初,信心满满地认为房地产市场必将生机蓬勃,于是自信地迈出多元化的步伐,然而,德国房地产长期低迷、徘徊不前,导致其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到2002年这个建筑巨擘轰然倒下。建筑企业切忌背离其专业优势特点搞多元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经营应该与企业的能力相匹配,才能走得好、走得远。

2、盲目投资、扩张太快

那些倒下的建筑企业,往往都是盲目扩张、拼命铺摊子、过渡融资、滥用杠杆,摊子一旦铺得太大,资金就容易跟不上,此时银行的抽贷断贷的后果难以想象。随着建筑工程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那些已经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大型企业集团都面临着如何拓展经营空间的问题。无论是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横向经营扩张之路,还是涉足相关行业进行纵向经营扩张,正确处理扩张与防范风险的矛盾关系都是企业深化经营成败的关键。

3、企业互保、银行滥贷

2008年之后的4年宽松货币政策中,企业担保成为了银行审批贷款中最常见的增信方式。在大量贷款额度寻求出口的压力下,放款的条件一度放宽至“见担保书就放款”的程度,而担保企业的资产情况却未被准确调查。贷款门槛的大大降低和对资金的渴求使得许多企业迅速涌向这一捷径,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企业资产多重担保的情况普遍。2015年中城建设破产时,为其他企业担保3亿多元,其他企业为其担保8亿多元,而第一次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则是由于信泰集团资金链断裂,中城建设作为其担保公司之一背上了代偿5000万元的负担,这5000万元的代偿成为中城破产的导火索。

4、民间融资、饮鸩止渴

有些建筑企业即便手上有些资金,也会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换取企业更大的发展。但近两年,企业向银行贷款越来越难,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融资相对容易些,二级以下的企业根本融不到资,于是企业更多的债务来自于民间借贷和职工集资。2015年破产的华丰建设曾在内部进行集资,给出月息1分2厘的高利进行融资,而向高利贷的借款利息甚至超过年化20%,这些庞大的债务和利息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5、垫资潜规、低价中标

垫资是建筑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甲方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建筑商垫资,没钱的开发商更要找一家有钱的建筑商来垫资。尽管建筑商对垫资满腹怨言,却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因为僧多粥少。很多地方所谓的低价中标,让建筑企业根本没有利润,一旦回笼资金不顺利、付款不及时,就会产生一连串债务反应,陷入资金困境。如果说垫资是建筑企业倒闭的前奏,那么“低价中标+垫资”则加速了建筑企业的倒闭。

6、挂靠老路、难以为继

建筑企业若要改变传统挂靠管理模式,将挂靠项目当作直管项目部来管,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企业有没有能力管?项目经理愿不愿意让你管?若不能全面管理,企业也有两个选择:第一种选择:因进项税额不足,面向1-3%挂靠管理费,11%的税率下的增值税将直接让企业因巨亏而很快倒闭;第二种选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法人代表和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等着坐牢。

7、诚信缺失、自尝恶果

建筑企业陷入破产困境的一大原因在于诚信缺失。由于多笔债务纠纷,华丰建设被列入了“国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让银行对其融资更加防范;在企业互保、损失惨重的同时,中城建设被银行系统列入了风险提示名单,部分银行随即对企业停贷,银行贷款是建筑企业的命脉,银行断供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继而破产。

8、营改增来袭、无力应对

按照11%的增值税税率,相当于把原有的3%营业税增加到5.8%,企业要缴的税将增加近一倍,建筑业利润本来就不高,“营改增”后不少小企业将面临倒闭的危险。目前一些大型特级资质企业为了控制风险,2年之内不再接新的项目,先把旧项目做完捋顺。多数大型、特级建筑企业正在摸索如何应对“营改增”,中小型企业、二三级资质企业更多的是迷茫和恐慌,可以预见,未来2年,甚至5年,是建筑企业从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变最艰难的几年,转不过去的企业将面临着破产倒闭。

9、PPP狂热、盲目跟风

在国家对PPP支持和鼓励的政策下,PPP的狂热正甚嚣尘上,很多建筑企业坚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战略方向,积极投身于PPP业务的发展,甚至将核心竞争力定位于PPP业务。我们看到,那些地方财政好的地方政府,并不是那么热衷于PPP模式,反倒是一些地方财政状况差的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的PPP项目,对建筑企业而言,尤其是民营企业,在PPP模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谨慎对待:选好项目,争取早一点退出;选择财政状况好的地方政府项目;对于没有运营收入作保障的PPP项目要谨慎。PPP狂热、盲目跟风,会使一批没有核心能力的施工企业失去许多机会,走向失败。

10、盲目国际化、血本无归

从波兰高速公路项目索赔到中国铁建沙特麦加轻轨项目巨亏,到缅甸密松水电站项目搁置,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埋过大单,也吃过大亏;大名鼎鼎的韩国三星工程公司,2013年在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大型项目出现严重亏损,摇摇欲坠的海外业务导致三星工程的整体盈利水平转赢为亏,近1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利润赤字,造成同期公司股价大跌,公司高层人员大动。近两年,建筑企业国际化、“走出去”风头正劲,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型建筑企业,如果不对国际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梳理、总结、深化海外经验,盲目的国际化之会让企业迅速步入死亡的深渊。

除了本文所列的十大原因外,建筑企业总部庞大、组织臃肿、成本管控能力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也将成为建筑企业倒闭的原因,2015年火爆微信圈的“寺庙管理”的故事不是耸人听闻,总部愈来愈庞大、基层愈来愈忙碌、成本愈来愈高、客户愈来愈不满,企业走向倒闭。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