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2016年中国建筑节能市场发展趋势及上下游行业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08/30 08:30 编辑: 未知 来源: 互联网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一、全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建筑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供给偏紧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未来能源价格总体将呈上涨态势。建筑节能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法规体系及建筑节能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先后多次出台建筑节能推广方面的法规,但由于标准偏低,缺少技术细节以及可操作的标准,执行力偏低。“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执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修订,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基础。《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陆续颁布,为节能服务市场的供需双方提供了可认定的节能服务效益和标准,但由于中国地域宽广,各地气候条件不一,上述条例在执行阶段仍遇到一些阻碍。近年来,各地积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建筑节能行政法规,并不断的将建筑节能成熟实践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部分省市的地方法规规定了民用建筑项目规划阶段节能诊断、施工图设计与审查、节能产品质量认定与备案、节能施工专项资格认证、节能工程专项验收、建筑能效测评标识与信息公示等多项系统制度,为国内建筑节能法制化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形成以《节约能源法》为上位法,《建筑节能条例》为主体,地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节能标准的逐步提高及监管制度的不断创新,仅靠工程施工而没有技术支持的节能服务企业将逐步淘汰,建筑节能工程的品质和效率将得到双重提升。

2、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的主题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指出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意义,并为绿色建筑行动提供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以切实抓好新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等为重点任务,并提供多项保障措施。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5年工作要点》指出2015年要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和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东中部地区有条件的地级城市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要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各地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大新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宣传培训,推进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管理方式改革。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日益增长的建筑能源消耗与有限的能源供给及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建筑节能工作迫在眉睫,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的主题。


3、建筑节能服务行业的整合
   近年来,建筑节能行业快速发展,但项目实施方普遍存在问题:发包方将项目拆分成多个小标段,通过招投标发包给实施能力参差不齐的多个承包方;多数承包方不具备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节能诊断、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和后期维护等业务环节出现脱节现象;一些不具备核心技术的建筑节能企业通过采用劣质材料,缩减售后服务等恶性竞争手段抢占市场等。上述业务实施方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同一小区内,不同建筑的节能改造质量差异较大;项目实施没有针对性,存在大量的设备材料浪费现象;建筑节能改造规模快速扩大,但节能效果实际并未达到设计标准;小承包商存续时间较短,问题工程得不到应有的后期维护服务;劣质材料特别是劣质粘结材料的使用,使得外保温材料在保质期内开始出现脱落现象。随着上述问题的逐渐暴露及建筑节能行业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将主动寻求资金有保障、技术领先、经验丰富和全产业链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小的承包方将被整合淘汰,综合实力较强的节能服务公司将快速占据市场,成为建筑节能行业的主力军。

4、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将成为建筑节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理性,随着建筑节能法制体系及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低层次价格竞争模式将逐步淡化。客户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建筑节能项目不仅要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还需要考虑各地气候特点、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节能环保要求等众多因素。行业领先企业一方面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先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不断改进原有业务模式,适应多样化的建筑使用者。为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行业领先企业将逐渐形成以技术创新为基石,以模式创新为载体,以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目标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筑节能上下游行业情况分析


 建筑节能上下游行业情况具体如下:

1、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建筑节能行业的上游是建筑节能材料、设备制造行业。外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阻燃型EPS板、EPS板胶粘剂、EPS板抹面胶浆、网格布等;热计量和管网平衡设备主要有热计量表、平衡阀、温控器、数据采集箱等。中低端材料及设备生产商竞争十分激烈,高端材料及设备相对比较紧缺。对于建筑节能行业来讲,尤其是大型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对中低端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具有很高的买方议价能力,并且能够保障货源与维持供应链;对于高端材料和设备,买方议价能力较低,货款支付速度均快于下游客户节能服务费支付速度,从而给建筑节能服务公司造成较大的资金占用。

2、下游行业对建筑节能行业的影响
   随着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增加及新建节能建筑的持续为建筑节能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