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放到桌面  
 
头部广告
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建筑节能在中国的推行觉绝不是偶然

发布时间: 06/02 06:02 编辑: 作者 来源: 来源 阅读: 0 次 

分享到:
更多

早期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人类开始意识到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之时,人类将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和核能,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加严重。人均资源占有率和利用率低,分布不均,结构单一等问题都指引或者说逼迫着我国加大力度推行建筑节能。

    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冥冥中对的集合。

    在2010年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做出分析的《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文章明确的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出现的问题、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对现状分析清楚之后,我国在2011年制定了《节能建筑评价标准》,需要明确的是,全面的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国家立法、政府主导,对建筑节能作出全面的、明确的政策规定,并由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的节能政策,制定全面的建筑节能标准。《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推出是我国建筑节能踏出的第一步。

    随着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的不断出台、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筑节能实施的不断深入及国家对建筑节能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建筑节能已然成为了未来城市建设的永久“主旋律”。然而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技术能力并不乐观,面对新技术、新材料、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不足的现状,我国从全国各地先后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接下来从三个不同地方根据不同的背景与需求做出的建筑节能改造进行分析。

    4月27日下午,据张家口日报《大力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绿色节能建筑》的文章报道,侯亮在认真地调研后认为张家口当前面临的机遇、形式和任务是加快企业产品的产业化步伐,加大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绿色住宅的节能环保等特性。与张家口农村民居建筑的产品不同的广西公共建筑在2015年大力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组织指导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并完成该项目的验收评价工作,“十二五”期间连续超额完成建筑节能目标任务。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广西将持续加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力度。另外,在单位和开发商建设方面,从2016年起,石家庄将鼓励建设单位和开发商建设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将全面执行建筑节能一系列强制标准,鼓励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试点建设。

    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的能源都不是源源不断的,在观念上达到节能的共识是必然的。建筑节能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同时,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重视和切实予以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效能,促进全球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协会文件 更多>>
关于召开2025年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关于征集行业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
关于召开 CECS 标准《建筑用防
2024年建筑遮阳产品安装服务能力
关于开展国家建材行业建筑装饰装修材
关于开展 2024 年度建筑遮阳产
关于邀请参编《建筑用防风卷帘应用技
关于召开 2024 年中国建筑装饰
关于召开 2024年建筑遮阳材料分
质量检测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建筑遮阳产品遮阳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ZY-2B型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铝塑复合材料及遮阳
建筑外遮阳产品检测
法规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
工信部发布2015年工业节能与综合
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 门户网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 和国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全球商会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
国家建材检测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新闻网
新浪网
新华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人员招聘 | 合作伙伴
本网站所属论文和商务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剽窃必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918
版权所有 ©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  京ICP备16062583号-10